|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源于1978年马鞍山钢铁学院马鞍山市教学班电子计算机专业(本科),1985年工业自动化系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招生,1999年计算机教研室与校计算中心合并成立计算机科学系,2000年成立计算机学院,2003年获批计算机硕士学位点,2013年学院更名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16年学院招生首届国际留学生,2020年成立软件学院挂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1年获批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科教融合人工智能学院”,2022年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实现提档进位,在安徽省省属高校中排名第二。2024年,计算机科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人工智能入选安徽省特色学科建设项目。 学院依托学校行业特色优势,瞄准学科前沿、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行业需求,长期围绕行业领域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开展新型分布式网络计算、智能感知与机器学习、智能流程软件系统集成与优化技术等方面研究和人才培养。现已形成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计算机学科,为社会已培养11000多名本科生和 1100 多名研究生,毕业生广受社会各界赞誉。 学院现有冶金智能化博士点学科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点,同时招收计算机技术国际硕士班。拥有安徽省冶金工业数字孪生技术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工业互联网智能应用与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冶金工业软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工业企业智能化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中心、安徽工业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等成果转化平台。下设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计算、视觉感知与机器学习、大数据挖掘与智能计算、复杂系统与智能控制、领域软件工程5个重点科研团队。 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人工智能四个本科专业,智算中心教研室、计算机实验中心两个教学支持部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物联网工程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建设点、产教融合试点专业,人工智能为新兴专业、科教融合试点专业。计算机实验中心为中国计算机联合会会员单位。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获安徽省专业评估A+等级。人工智能除正常招生培养外,同时开展人工智能“英才班”招生与培养。《数据库概论》、《数据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获国家级一流课程。4门课程入选国家智慧教学平台。学院获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3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 学院现有教工97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2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导师41人,博士教师48人,在读博士教师2人。拥有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1 人、安徽省新兴产业战略领军人才1人、宝钢优秀教师3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安徽省优秀教师1人等。 近5年,学院承担包括工信部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重大专项、重大产学研项目等各类高水平项目80余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省级及行业科技奖4项;发表包括CCF A类期刊和会议、ESI高被引论文、JCR一区等高质量论文150余篇。相关研究成果应用在宝钢、马钢、莱钢、中盐集团等大型企业,在冶金智能化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学院现有在校生2500余人,其中本科生2200余人,研究生300余人,国际留学生80余人。近年来,一大批优秀本科毕业生被保送或考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学院积极组织在校学生参加包括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机器人大赛、中智杯、程序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等在内的各类国际、国内比赛,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如自2016年来我院YuShan队获机器人足球世界杯RoboCup中国赛仿真2D项目“八冠四亚”,连续11届进入世界杯国际赛前8强,获“一亚五季”,伊朗公开赛获2次冠军。获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国家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 (数据截止2025年9月) |
CopyRight 2020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安徽省马鞍山市安徽工业大学秀山校区先进技术研究中心 电话:0555-2315538 邮编:243032